The post 增收不增利”困境 LED企業搶灘渠道布局 first appeared on 普維照明-普維光電.
]]>【燎原世紀】 今年一季度,LED照明領域的主要上市公司延續了2012年“增收不增利”的勢頭。
據高工LED產業研究所(GLII)統計,該所收錄的25家LED重點上市公司,2012年合計營業收入為484.09億元,同比增長9%,合計凈利潤為39.33億元,同比下滑18%。今年第一季度,這25家LED重點上市公司合計營業收入為98.88億元,同比增長12%,合計凈利潤7.19億元,同比下滑3%。行業規模繼續穩步增長,整體盈利仍在下滑。
上游芯片產能嚴重過剩,拖累了LED照明行業的利潤增長;而下游急需出海口,令LED照明的價格繼續下滑,與傳統照明的價差進一步縮小。
上游芯片產能過剩
上述25家LED重點上市公司中,2012年凈利潤同比增長的僅有7家,其余18家凈利潤均出現下滑,且凈利潤下滑幅度超過20%的有13家。
一季度,這25家LED重點上市公司中,凈利潤同比增長的企業數目過半,為14家。其中,洲明科技、勤上光電等企業扭轉凈利潤下滑態勢,但利亞德(300296.SZ)未能延續2012年凈利潤增長的態勢。
具體來看,中游封裝以及下游應用企業的凈利潤表現要好于上游芯片企業,這主要是由于上游芯片產能嚴重過剩、企業開機率低等因素所致。
這25家LED重點上市企業中,主營業務為芯片或涉及芯片業務、營收有一定規模的共有6家,2012年僅有聯創光電(600363.SH)一家企業凈利潤有所增長,其余5家企業凈利潤均出現明顯下滑。今年一季度凈利潤扭轉下滑態勢的14家企業中,僅有同方股份(600100.SH)一家芯片企業,其余4家涉及芯片業務的公司凈利潤快速下滑趨勢未改。對于同方股份而言,今年一季度凈利潤獲得增長主要是靠政府補貼等非經常性損益支撐,而這種盈利的可持續性難以保證。
總體來看,第一季度LED行業依舊延續了2012年“增收不增利”的態勢,但凈利潤下滑幅度顯著縮小。GLII認為,這主要是原因:一是逐步淘汰白熾燈等政策推動;二是LED照明產品價格下滑,滲透率提升,令市場持續快速發展;三是芯片以及封裝器件價格下降的絕對空間已然有限,價格持續大幅下滑態勢將會終結。
搶灘渠道布局
“為什么這一兩年財報不好,首先是上游芯片產能過剩,然后下游渠道的缺口又沒有打開,夾在中間的人拼命競爭,財報一定不好看。但是LED照明市場,今年肯定會有很大改觀。”深圳市瑞豐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龔偉斌如此判斷。
今年將是LED照明取代傳統照明非常關鍵的一年。龔偉斌認為,“現在整個行業爆發的勢頭非常明顯,LED照明的價格已經到了老百姓能夠接受的水平。”
據GLII的統計,2012年LED日光燈平均價格下降超過30%,今年一季度下降超過10%。7瓦的LED球泡燈,低端產品的出廠價和銷售價格只有10多塊,中等質量的出廠價在20元以上,終端銷售價格大部分在40元以上,終端銷售價格50~60元的屬于中高端產品。
GLII研究總監張宏標向記者表示,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競爭,LED價格還會下降,“未來兩三年LED照明將快速成長。”
正因為此,今年或許是LED照明企業渠道建設的關鍵年。業內人士透露,多家上中游LED企業都在積極拓展下游渠道,包括鴻利光電(300219)、國星光電(002449)、木林森等,德豪潤達兼并雷士照明也是為了打通“出海口”。
電商作為新興渠道,頗受LED企業青睞。天貓已經出現一年銷售3億元的LED企業。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牌部總監梅志敏介紹說,洲明天貓店今年1月4日上線,1月份銷售了7萬元,2月份盡管受春節假期影響,但也有9萬元銷售業績,3月份銷售了30多萬元,6月份應該可以過百萬。
The post 增收不增利”困境 LED企業搶灘渠道布局 first appeared on 普維照明-普維光電.
]]>The post 深圳突然廢除LED產業規劃 擔心步光伏后塵 first appeared on 普維照明-普維光電.
]]>深圳LED產業一度就是中國LED的代名詞,這次深圳市政府廢止規劃,讓不少業內人士感覺這個產業已被政府拋棄并引起諸多猜想。深圳大學光電子科學技術系主任柴廣躍稱,目前深圳的LED在全國仍是規模最大,但發展速度早已經落后于其他一些城市,建議政府要給予關注。
為何廢止?
此次廢除的這部《規劃》主要包括四個部分的內容:發展基礎及面臨形勢、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發展重點、保障措施。《規劃》提出了將深圳“建成全國乃至全球重要的LED產業研發生產基地”,還定下了到2015年產業規模年產值1300億元以上的發展目標。“這是全國首部LED產業規劃,現在很多城市制定的相關規劃,好多都是以這個為藍本。”深圳市LED產業聯合會會長眭世榮說,當時深圳制定這部規劃有很強的示范意義。
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當時這份《規劃》是由深圳市發改委牽頭編制的。在市發改委的牽頭下,當時的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深圳市電子商會與當時還在籌備的市LED產業聯合會組成了規劃編制小組,并邀請了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大學、中山大學和綜合開發研究院等單位專家擔任規劃編制顧問。當時,僅近前期研討會,就先后召開了8次,當時政府重視的程度可想而知。
一部對LED前景如此看好并多方參與編制的《規劃》,為何突然被廢止?對此,眭世榮稱協會曾和市發改委溝通過,市發改委給出了幾點廢止的原因。深圳市發改委認為取消《規劃》主要理由是《規劃》里提出的一些政策,尤其是資金和產業上的扶持政策,不需要用到這個《規劃》,其他方面都有涉及,《規劃》有些多余。
《規劃》提出自2009年起,連續3年,在科技研發、技術進步、知識產權、標準戰略資金和拓展國內外市場資金等各專項資金中,每年集中1億元以上資金專項用于支持LED產業。深圳市發改委認為目前即使沒有《規劃》,深圳市在推廣節能減排政策、新材料應用政策以及科研相關的基金支出上,都實際是可得到類似政策和資金支持,此外除《規劃》廢止外,與之相配套的《深圳市促進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并沒有相應取消。“每年市政府安排1億元資金扶持LED產業,如果按照(發改委)這么算資金還是基本到位的。”眭世榮表示。
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板透露,這部《規劃》是前任市長制定的,當時剛好碰上了LED產業剛剛興起,“LED”還是一個新鮮名詞,深圳希望大力發展LED產業。最能作為代表的是當時深圳號稱引進了特區成立以來深港合作的最大項目———位于光明新區的世紀晶源。世紀晶源如今在光明新區成了個典型的失敗案例而不太愿意提及,圈的一大片土地已經雜草叢生。
但在當時各方利益的博弈下,深圳市政府組織了發改委牽頭制定了《規劃》,也是當時全國的第一部支持LED發展的規劃。但新的一屆市政府領導上任后,在深圳提出的是大力發展以互聯網等為主的七大戰略新興產業,LED并不在其范圍之內。
今年43歲的馮俊,是深圳易特照明有限公司的老板,2003年就已經進入LED行業的他認為,這也不能完全怪政府,因為即使到了今天,深圳的LED企業也沒幾個做得特別大的,產值過億的企業不太多,而發展互聯網或生物等深圳確定的新興戰略產業,隨便一個項目都過千億元,深圳整個LED工業產值今年估計也就這個數目。“這樣的行業,在土地資源這么緊缺的深圳,顯然是政府看不上眼的”。政府當然會有所選擇和放棄,畢竟資源相對是有限的,必須更為合理配置。深圳大學光電子科學技術系主任柴廣躍也持有類似觀點,他也認為政府有所選擇是必然的。
產能過剩?
有官員私下透露,或許讓政府感到可怕或無可奈何的,是整個LED產業實際出現了產能過剩,甚至擔心LED產業成為第二個光伏產業。
深圳LED產業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發展迅速,企業一下就占全國近半壁江山。在此背景下,深圳市政府加大支持力度,《規劃》應運而生。《規劃》提出要將深圳“建成全國乃至全球重要的LED產業研發生產基地”,進一步刺激了更多的人加入LED產業,導致企業數量更多,深圳的LED一度就是全國LED的代名詞,即使到了今天,深圳的LED產業在全國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根據深圳市LED產業聯合會統計,在產值上,2012年深圳市LED產值幾乎占了廣東省的一半;在產業規模上,聚集了1000多家從事LED生產的企業,從業人數超過30萬人;在產業環節上,已形成“芯片-封裝-應用-設備-材料-測試”比較完整的產業鏈,是國內最大的LED封裝基地和應用產品開發生產基地之一。LED封裝、顯示屏、LED照明產品的質量、產量和出口量均位居全國前列。
“我最多的時候,一年接到30多個政府和地方招商邀請去他們那里發展LED。”馮俊回憶說,那時候在深圳做LED老板看起來很風光,因為深圳相對國內其他城市而言先行一步,導致很多其他地方政府來深圳“搶”LED企業去他們那里發展,很多LED企業就這樣走出深圳并膨脹發展,整個行業非常浮躁和明顯過熱,但不少企業因為水土不服且當地政府政策不兌現,資金鏈一斷就倒閉了。
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專業從事LED光電子產品研發、制造和銷售的大型骨干企業鈞多立企業集團的倒閉,震驚業界。這家深圳企業被邀請到成都發展投資,種種原因卻最后導致資金鏈斷裂而倒閉,隨后通士達、博倫特及愿景光電等幾家億元級LED企業,也在去年短短的一年時間里因資金問題而關門歇業。
馮俊認為,當年的一窩蜂上去,剛好沒過多久就碰到了歐美經濟的不景氣,同時深圳市政府對這產業的支持“雷聲大,雨點小”,整個產業一下就迷失了方向。在內外因素的夾迫下,整個LED行業的庫存一下就上來了,慣用的“價格戰”也實際在去年或更早一些時間就開始了,深圳的不少企業尤其是那些規模小的企業倒閉或者為節約成本而選擇外遷。產能過剩會不會將LED產業變成第二個全球注目的光伏產業?眭世榮給予否定,他說去年遇到危機后,不少LED企業已經調整了方向,從國外市場轉向了國內市場。
影響幾何?
深圳突然宣布廢止《規劃》,給原本“經歷風雨”的深圳LED產業,肯定會帶來明顯的悲觀情緒。俊說,深圳的LED產業去年發展異常艱難,很多企業倒閉或外遷,這和前幾年過熱現象又形成了非常鮮明對比。
但熬過了2012年,眭世榮和馮俊都看到了機會,他們認為深圳的LED產業今年整合、淘汰和兼并現象可能會更加激烈,好的差異化產品會更有市場。雖然深圳市取消了《規劃》,但廣東省仍將LED產業列為三大新興戰略產業之一進行大力扶持,出臺了很多政策,深圳作為廣東省一部分肯定也要執行相關政策,整體而言政策環境仍是向好。
眭世榮認為未來的趨勢是最后整個行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企業要倒掉或被兼并,另外三分之一左右幸存下來,還有三分之一左右會強者恒強。
業內人士認為,LED行業在經過2010年-2012年這幾年的發展后,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行業基礎,總體來看LED行業競爭環境及需求情況已經明顯優于去年。他發表研究報告認為,今年產業整合將是主題,競爭優勢將進一步向具備技術優勢、渠道優勢、規模優勢的企業傾斜。他判斷今明兩年有可能是LED從業廠商脫穎而出的最后機會。今年開始LED從業企業的分化現象可能進一步加劇,抓住2013年行業發展開局年的企業將會進一步做大做強。
而對于深圳整個LED發展的現狀,深圳大學光電子科學技術系主任柴廣躍還是表現了明顯的擔憂。他最早在兩年前就發出過類似的警告,他認為《規劃》廢止的舉動,多少也顯示了政府對這一行業的看法和重視程度,他建議還是應該適當關注和扶持,否則深圳LED產業發展速度早已經被其他城市趕超的同時,規模被趕超也將是遲早的事情。
The post 深圳突然廢除LED產業規劃 擔心步光伏后塵 first appeared on 普維照明-普維光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