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
應用案例
周刊:海外收購、燈絲燈、植物照明、智能照明……LED產業熱點不斷甚是鬧騰
本周,圍繞中德之間的跨境收購,再次成為媒體持續關注的焦點。
先是德國《經濟周刊》援引金融消息人士的言論報道稱,德國政府已經拒絕了中國方面的一項要求,其內容是希望德國批準中國財團收購歐司朗公司(Osram)旗下的朗德萬斯(Ledvance)部門。
11月2日,歐司朗微信公眾號發出公告澄清,表示審核收購案件有其既定流程,其中涵括取得德國聯邦經濟事務與能源部許可。整個流程與預期無異,但是有部分媒體制造許多關于審核過程的不實謠言。
隨后,木林森也發布公告,審批機構正按標準程序對交易進行審批,審批流程與歐司朗公司事先預期一致。
當然,焦點除了歐司朗還有愛思強,這是引發所謂國家技術安全的源頭。
10月24日,德國經濟部宣布,由于受到“某些安全相關的消息”,撤回此前對福建宏芯投資基金(FCG)收購德國半導體巨頭愛思強(Aixtron)一案出具的無異議證明,重啟相應審查程序。
此前,德國副總理兼聯邦經濟和能源部部長加布里爾在媒體撰文,批評中國單方面地設置貿易壁壘,宣布歐洲未來將進一步保護與安全相關的技術。
誰知話鋒一轉,本周加布里爾訪問四川成都時表示,德國樂見中國企業赴德的良好勢頭,并將一如既往歡迎來自中國的投資。
據路透社報道,在成都訪問時,加布里爾的發言十分友好。他贊揚了目前包括中資企業在內的外資企業在德國投資的繁榮景象,強調除安全原因以外,德國是一個在原則上不對外資設置任何限制的國家。“中國在加大對德國的投資,這是好事”,加布里爾說。(猛戳看詳情)
顯然,這只是中國企業海外收購過程中的小插曲。而本周,LED行業一片大好行情之下,卻有兩家公司遇到了一些麻煩。
上舜照明:由于未按照此前協議約定的時間支付離職員工賠償金,本周上演“圍堵廠門”事件。今年6月,由于上舜照明經營狀況不佳,與部分員工解除勞動合同,并就工資與賠付金額達成協議。(猛戳看詳情)
7月,工資與賠償金并未如約打入員工工資卡,員工們向勞動部門申請勞動仲裁,經過協調,達成了先發工資、10月29日前支付賠償金的補充協議,但等到10月29日,賠償金依舊沒有支付。
相關當事人透露:“投資方說現在在融資,本來答應我們是10月29號嘛!剩下的錢現在給不了,說現在還沒融到錢。說預計是12月底,但是他們也不能保證。”
而在上舜照明的官方網站,“2013年4月,京東攜手上舜照明點亮中國家庭節能計劃。”成了最后一篇對外新聞稿。
遭遇難題的還有德豪潤達。在整個LED行業內公司三季報業績普遍報喜形勢下,業績下滑近七成的德豪潤達則顯得有些相形見絀。
德豪潤達董秘辦回復稱,公司業績下滑,主要受LED整體產品價格下跌影響。行業內出現的產能過剩問題導致LED產品價格近幾年持續在低位徘徊。
無法回避的事實是,不理想的業績,在一定程度上已拖累公司再融資。德豪潤達方面也表示,鑒于融資成本方面的考慮,公司今年相繼取消發債、短期融券融資計劃。(猛戳看詳情)
來看本周還有哪些大事件?
產業分化:從中國轉向全球
2016年即將進入最后收尾階段。從目前已經公布三季報的業績情況來看,全球LED產業出現了中國與國外企業業績分化的趨勢。
在LED外延芯片環節,以三安光電、華燦光電為代表的中國企業業績仍保持穩定增長;LED封裝環節,以木林森、鴻利智匯、國星光電為代表的封裝大廠,前三季度均呈現出增收增利的局面。
而在照明應用端,以陽光照明、佛山照明為代表的國內大廠,并沒有受到市場競爭的影響,通過自動化產線導入、供應鏈和管理成本控制,在營收和凈利方面都呈現雙向增長趨勢。
然而,對比之下,包括CREE、飛利浦等國際大廠,則出現了營收、凈利增長乏力,甚至是負增長的局面。
本季度盡管轉虧為盈,但營收仍以兩位數下滑,并宣布暫停一切外部并購活動。財務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營收年減16%至3.21億美元。
飛利浦照明公布截至9月底季度業績,季度凈利潤5,100萬歐元(約4.34億港元),按年跌30.1%。…
/先是德國《經濟周刊》援引金融消息人士的言論報道稱,德國政府已經拒絕了中國方面的一項要求,其內容是希望德國批準中國財團收購歐司朗公司(Osram)旗下的朗德萬斯(Ledvance)部門。
11月2日,歐司朗微信公眾號發出公告澄清,表示審核收購案件有其既定流程,其中涵括取得德國聯邦經濟事務與能源部許可。整個流程與預期無異,但是有部分媒體制造許多關于審核過程的不實謠言。
隨后,木林森也發布公告,審批機構正按標準程序對交易進行審批,審批流程與歐司朗公司事先預期一致。
當然,焦點除了歐司朗還有愛思強,這是引發所謂國家技術安全的源頭。
10月24日,德國經濟部宣布,由于受到“某些安全相關的消息”,撤回此前對福建宏芯投資基金(FCG)收購德國半導體巨頭愛思強(Aixtron)一案出具的無異議證明,重啟相應審查程序。
此前,德國副總理兼聯邦經濟和能源部部長加布里爾在媒體撰文,批評中國單方面地設置貿易壁壘,宣布歐洲未來將進一步保護與安全相關的技術。
誰知話鋒一轉,本周加布里爾訪問四川成都時表示,德國樂見中國企業赴德的良好勢頭,并將一如既往歡迎來自中國的投資。
據路透社報道,在成都訪問時,加布里爾的發言十分友好。他贊揚了目前包括中資企業在內的外資企業在德國投資的繁榮景象,強調除安全原因以外,德國是一個在原則上不對外資設置任何限制的國家。“中國在加大對德國的投資,這是好事”,加布里爾說。(猛戳看詳情)
顯然,這只是中國企業海外收購過程中的小插曲。而本周,LED行業一片大好行情之下,卻有兩家公司遇到了一些麻煩。
上舜照明:由于未按照此前協議約定的時間支付離職員工賠償金,本周上演“圍堵廠門”事件。今年6月,由于上舜照明經營狀況不佳,與部分員工解除勞動合同,并就工資與賠付金額達成協議。(猛戳看詳情)
7月,工資與賠償金并未如約打入員工工資卡,員工們向勞動部門申請勞動仲裁,經過協調,達成了先發工資、10月29日前支付賠償金的補充協議,但等到10月29日,賠償金依舊沒有支付。
相關當事人透露:“投資方說現在在融資,本來答應我們是10月29號嘛!剩下的錢現在給不了,說現在還沒融到錢。說預計是12月底,但是他們也不能保證。”
而在上舜照明的官方網站,“2013年4月,京東攜手上舜照明點亮中國家庭節能計劃。”成了最后一篇對外新聞稿。
遭遇難題的還有德豪潤達。在整個LED行業內公司三季報業績普遍報喜形勢下,業績下滑近七成的德豪潤達則顯得有些相形見絀。
德豪潤達董秘辦回復稱,公司業績下滑,主要受LED整體產品價格下跌影響。行業內出現的產能過剩問題導致LED產品價格近幾年持續在低位徘徊。
無法回避的事實是,不理想的業績,在一定程度上已拖累公司再融資。德豪潤達方面也表示,鑒于融資成本方面的考慮,公司今年相繼取消發債、短期融券融資計劃。(猛戳看詳情)
來看本周還有哪些大事件?
產業分化:從中國轉向全球
2016年即將進入最后收尾階段。從目前已經公布三季報的業績情況來看,全球LED產業出現了中國與國外企業業績分化的趨勢。
在LED外延芯片環節,以三安光電、華燦光電為代表的中國企業業績仍保持穩定增長;LED封裝環節,以木林森、鴻利智匯、國星光電為代表的封裝大廠,前三季度均呈現出增收增利的局面。
而在照明應用端,以陽光照明、佛山照明為代表的國內大廠,并沒有受到市場競爭的影響,通過自動化產線導入、供應鏈和管理成本控制,在營收和凈利方面都呈現雙向增長趨勢。
然而,對比之下,包括CREE、飛利浦等國際大廠,則出現了營收、凈利增長乏力,甚至是負增長的局面。
本季度盡管轉虧為盈,但營收仍以兩位數下滑,并宣布暫停一切外部并購活動。財務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營收年減16%至3.21億美元。
飛利浦照明公布截至9月底季度業績,季度凈利潤5,100萬歐元(約4.34億港元),按年跌30.1%。…
智能照明掀新一輪投資熱?正在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
研發智能照明的初創公司,正在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
繼以色列的初創公司PointGrab為其智能建筑傳感器籌集到700萬美元之后,近日,波蘭智能照明公司Silvai宣布獲得1200萬美元A輪融資。公司負責人認為,至少在照明控制這一塊市場行情還是不錯的。
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2016年9月6日,智能照明公司調調科技在發布會上宣布獲得5000萬元人民幣Pre-A輪融資,領投方為梅花基金,青山資本等跟投。
以中國為例,根據相關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智能家居生態產值在2015年產值達到約2300億元,到2020年整個智能家居產值將破萬億元。作為消費者的用戶,其關注和選擇熱點的排序為:影音系統、燈光控制、背景音樂、安防監控、電動窗簾。
然而熱潮背后,業內普遍存在“形式大于內容,反應速度不即時,操作流程不便捷,與用戶需求不匹配,標準不統一”等問題,消費者想要入手智能家居根本無從下手,使得市場的接受度低。
問題背后的原因主要是:
一方面,從生產廠商的角度來說,做單品Wi-Fi和Bluetooth比較適合,對用戶而言,單品的出現也降低了智能家居的體驗門檻。
但由于技術上,單品之間很難連接形成系統,所以會給用戶造成剝離開來的碎片化體驗,同時單品之間的使用方法不一,用戶需要多方操作,這就背離了智能家居便捷化的初衷;
另一方面,智能家居產品本身存在開發技術缺陷、價格昂貴、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使得種類繁多且互不兼容的產品充斥市場,會給消費者造成“噱頭大而實用性差”的印象,降低了用戶好感度和接受度。
因此,Silvair一直在研究一種方式——在消費者、水壺、電燈等無數家庭設備之間創建一種可共通的藍牙網狀網絡。
經過兩年時間的研發,Silvair完成了他們的同名系統。該系統作為第一個完全可擴展智能照明平臺,其最重要的方面在于平臺實現了即插即用。
省去漫長的等待時間,用戶可以幾秒鐘內在一個app界面上添加或取消設備。借由該平臺,Silvair可提供居住感應、航標、客戶跟蹤、企業客戶照明等多種功能。
之所以可實現上述效果和功能,其中的核心關鍵是:
1:藍牙技術的發展,突破了單品之間的限制。
系統采用了一項新標準——藍牙Mesh,也是第一家將藍牙Mesh運用于產品的企業。
藍牙Mesh亦稱為網狀藍牙低功耗BLE,是一種正呈現高速成長的新技術,它讓過去獨立運作的單品裝置彼此連接起來形成所謂的物聯網,而這種網狀網絡架構也使得消費者可以控制任何具備該功能的智能門鎖、燈光、空調、智能家電及其他裝置,進而建構逐步聯動的智慧家庭體驗。
2:由做產品改為做平臺。
智能家居產品是行業的排頭兵,很多廠家希望通過一個單品切入智能家居,占據用戶入口。這種打法簡單,所以入局廠家很多,然而造成市場競爭激烈的同時還出現了上述所說的“技術缺陷、價格昂貴、同質化嚴重”等問題。
早期也嘗試出過一款智能控制器…
/繼以色列的初創公司PointGrab為其智能建筑傳感器籌集到700萬美元之后,近日,波蘭智能照明公司Silvai宣布獲得1200萬美元A輪融資。公司負責人認為,至少在照明控制這一塊市場行情還是不錯的。
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2016年9月6日,智能照明公司調調科技在發布會上宣布獲得5000萬元人民幣Pre-A輪融資,領投方為梅花基金,青山資本等跟投。
以中國為例,根據相關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智能家居生態產值在2015年產值達到約2300億元,到2020年整個智能家居產值將破萬億元。作為消費者的用戶,其關注和選擇熱點的排序為:影音系統、燈光控制、背景音樂、安防監控、電動窗簾。
然而熱潮背后,業內普遍存在“形式大于內容,反應速度不即時,操作流程不便捷,與用戶需求不匹配,標準不統一”等問題,消費者想要入手智能家居根本無從下手,使得市場的接受度低。
問題背后的原因主要是:
一方面,從生產廠商的角度來說,做單品Wi-Fi和Bluetooth比較適合,對用戶而言,單品的出現也降低了智能家居的體驗門檻。
但由于技術上,單品之間很難連接形成系統,所以會給用戶造成剝離開來的碎片化體驗,同時單品之間的使用方法不一,用戶需要多方操作,這就背離了智能家居便捷化的初衷;
另一方面,智能家居產品本身存在開發技術缺陷、價格昂貴、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使得種類繁多且互不兼容的產品充斥市場,會給消費者造成“噱頭大而實用性差”的印象,降低了用戶好感度和接受度。
因此,Silvair一直在研究一種方式——在消費者、水壺、電燈等無數家庭設備之間創建一種可共通的藍牙網狀網絡。
經過兩年時間的研發,Silvair完成了他們的同名系統。該系統作為第一個完全可擴展智能照明平臺,其最重要的方面在于平臺實現了即插即用。
省去漫長的等待時間,用戶可以幾秒鐘內在一個app界面上添加或取消設備。借由該平臺,Silvair可提供居住感應、航標、客戶跟蹤、企業客戶照明等多種功能。
之所以可實現上述效果和功能,其中的核心關鍵是:
1:藍牙技術的發展,突破了單品之間的限制。
系統采用了一項新標準——藍牙Mesh,也是第一家將藍牙Mesh運用于產品的企業。
藍牙Mesh亦稱為網狀藍牙低功耗BLE,是一種正呈現高速成長的新技術,它讓過去獨立運作的單品裝置彼此連接起來形成所謂的物聯網,而這種網狀網絡架構也使得消費者可以控制任何具備該功能的智能門鎖、燈光、空調、智能家電及其他裝置,進而建構逐步聯動的智慧家庭體驗。
2:由做產品改為做平臺。
智能家居產品是行業的排頭兵,很多廠家希望通過一個單品切入智能家居,占據用戶入口。這種打法簡單,所以入局廠家很多,然而造成市場競爭激烈的同時還出現了上述所說的“技術缺陷、價格昂貴、同質化嚴重”等問題。
早期也嘗試出過一款智能控制器…
德國經濟部態度生變?“中國在加大對德國的投資,這是好事”
11月2日至3日,德國副總理兼聯邦經濟和能源部部長加布里爾(Sigmar…
/植物照明“高毛利”誘人,客戶關注“光配方”和實踐數據
隨著通用照明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眾多LED廠商紛紛發力植物照明、紫外LED、可見光通信等細分市場,以開辟一條新出路。
其…
/其…
跨國公司備戰專利“糧草”,中國企業寄出“收購”大招
LED照明產業正在形成一些獨特的競爭場景。
一邊是中國LED企業加緊通過海外收購方式來進入海外市場,并提升自身技術、產品及品牌影響力;另一邊是跨國公司加緊獲取專利授權或交叉授權,為LED產業的全球化戰爭儲備糧草。
美國時間11月2日,GE?Lighting…
/一邊是中國LED企業加緊通過海外收購方式來進入海外市場,并提升自身技術、產品及品牌影響力;另一邊是跨國公司加緊獲取專利授權或交叉授權,為LED產業的全球化戰爭儲備糧草。
美國時間11月2日,GE?Lighting…
一種應用于全自動高速LED包裝機上的連桿定位機構
成本壓力之下,自動化生產已成必然。
包括上游芯片、中游封裝領域,目前已基本上實現了自動化生產。而對于生產工藝更加復雜、…
/包括上游芯片、中游封裝領域,目前已基本上實現了自動化生產。而對于生產工藝更加復雜、…
中國LED外延芯片“全球化擴張”不再是“箭在弦上”
中國LED外延芯片企業的全球化步伐正在加快。
近日,華燦光電(300323)發布公告,董事會批準公司與韓國株式會社SemiconLight…
/近日,華燦光電(300323)發布公告,董事會批準公司與韓國株式會社SemiconLight…
設備國產化步伐加快 自動化程度亟待提升
近年來,在資本市場及下游應用產業持續增長的需求助力下,中國LED封裝產業快速發展,企業規模快速擴張,產能高速增長,國內LED封裝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然而,受國內LED封裝產能不斷擴張影響,國內LED封裝競爭不斷加劇。因此,作為LED封裝行業主要的配套產業—-LED封裝設備行業也處于行業快速整合淘汰期。
目前LED封裝設備市場集中度逐年提升,眾多中小企業已退出市場。然而LED封裝行業的快速發展,對現存封裝設備企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高工產研LED研究院(GGII)認為,LED封裝設備企業只有緊跟LED封裝企業并不斷突破現有技術瓶頸才能在未來的市場持續生存下去。
東莞商鈮孚精密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商鈮孚”)是一家自動化設備生產及組裝五金及塑料件機械加工等產品專業生產加工的公司,擁有完整、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
二十年來的設計經驗,使得商鈮孚可以按照客戶需求,為客戶設計及組裝生產線上任何設備及夾具,協助提升客戶工廠內的生產效率及加工或裝配上的準確性。
2015年11月,商鈮孚成功研發出COB全自動分板機設備,并成功推向市場。
據了解,商鈮孚自主研發的COB全自動分板機采用折彎方式(專利號:ZL.2016…
/然而,受國內LED封裝產能不斷擴張影響,國內LED封裝競爭不斷加劇。因此,作為LED封裝行業主要的配套產業—-LED封裝設備行業也處于行業快速整合淘汰期。
目前LED封裝設備市場集中度逐年提升,眾多中小企業已退出市場。然而LED封裝行業的快速發展,對現存封裝設備企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高工產研LED研究院(GGII)認為,LED封裝設備企業只有緊跟LED封裝企業并不斷突破現有技術瓶頸才能在未來的市場持續生存下去。
東莞商鈮孚精密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商鈮孚”)是一家自動化設備生產及組裝五金及塑料件機械加工等產品專業生產加工的公司,擁有完整、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
二十年來的設計經驗,使得商鈮孚可以按照客戶需求,為客戶設計及組裝生產線上任何設備及夾具,協助提升客戶工廠內的生產效率及加工或裝配上的準確性。
2015年11月,商鈮孚成功研發出COB全自動分板機設備,并成功推向市場。
據了解,商鈮孚自主研發的COB全自動分板機采用折彎方式(專利號:ZL.2016…
LED驅動電源“后發制人”,英飛特IPO獲通過
證監會昨日晚間公布,英飛特電子(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IPO首發申請獲證監會通過。這是今年繼朗科智能后,第二家LE…
/CREE、飛利浦等國際大廠被邊緣化?中國LED企業有信心也有實力
2016年即將進入最后收尾階段。從目前已經公布三季報的業績情況來看,全球LED產業出現了中國與國外企業業績分化的趨勢。
在LED外延芯片環節,以三安光電、華燦光電為代表的中國企業業績仍保持穩定增長;LED封裝環節,以木林森、鴻利智匯、國星光電為代表的封裝大廠,前三季度均呈現出增收增利的局面。
而在照明應用端,以陽光照明、佛山照明為代表的國內大廠,并沒有受到市場競爭的影響,通過自動化產線導入、供應鏈和管理成本控制,在營收和凈利方面都呈現雙向增長趨勢。
然而,對比之下,包括CREE、飛利浦等國際大廠,則出現了營收、凈利增長乏力,甚至是負增長的局面。
本季度盡管轉虧為盈,但營收仍以兩位數下滑,并宣布暫停一切外部并購活動。財務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營收年減16%至3.21億美元。
飛利浦照明公布截至9月底季度業績,季度凈利潤5,100萬歐元(約4.34億港元),按年跌30.1%。…
/在LED外延芯片環節,以三安光電、華燦光電為代表的中國企業業績仍保持穩定增長;LED封裝環節,以木林森、鴻利智匯、國星光電為代表的封裝大廠,前三季度均呈現出增收增利的局面。
而在照明應用端,以陽光照明、佛山照明為代表的國內大廠,并沒有受到市場競爭的影響,通過自動化產線導入、供應鏈和管理成本控制,在營收和凈利方面都呈現雙向增長趨勢。
然而,對比之下,包括CREE、飛利浦等國際大廠,則出現了營收、凈利增長乏力,甚至是負增長的局面。
本季度盡管轉虧為盈,但營收仍以兩位數下滑,并宣布暫停一切外部并購活動。財務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營收年減16%至3.21億美元。
飛利浦照明公布截至9月底季度業績,季度凈利潤5,100萬歐元(約4.34億港元),按年跌30.1%。…
產業“新”常態帶來什么“新”機會?
年前三季度大部分LED上市公司出現增收又增利的喜人局面,究其原因:1)上市公司憑借資金、規模、技術等優勢,訂單增長遠高于行業,成本控制優于同行;2)上市公司通過外延式擴張的手段,快速增加規模以及利潤;3)價格下降趨勢放緩,甚至部分產品出現上漲。
中小企業LED企業卻是另一番景象,2016年原材料、芯片、燈珠的價格出現一輪上漲行情,這讓很多原本價格已經臨近成本紅線的企業非常難受。
以新三板掛牌LED中小照明企業為例,上半年75家掛牌LED照明應用企業營收同比增長的有55家,平均增速接近60%;但凈利同比下滑企業仍有35家,占比近五成。
海外市場一直是LED行業重要市場,而進入2016年以來,出口市場一直萎靡不振。
高工產研LED研究所(GGII)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中國…
/中小企業LED企業卻是另一番景象,2016年原材料、芯片、燈珠的價格出現一輪上漲行情,這讓很多原本價格已經臨近成本紅線的企業非常難受。
以新三板掛牌LED中小照明企業為例,上半年75家掛牌LED照明應用企業營收同比增長的有55家,平均增速接近60%;但凈利同比下滑企業仍有35家,占比近五成。
海外市場一直是LED行業重要市場,而進入2016年以來,出口市場一直萎靡不振。
高工產研LED研究所(GGII)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中國…
又一波三季報來襲,華燦光電“領銜”凈利增幅超14倍,德豪潤達下滑69.84%墊底
洲明科技(300232)發布三季報,公司2016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12.08億元,同比增長25.96%;公司本季度營…
/